中国自古就有植树的传统。西周时期就有"列树以表道"的制度,秦代更是将植树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推行。1915年,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,北洋政府正式确定清明节为植树节。1979年,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,这一天正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。
中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。截至2022年,全国森林覆盖率已达24.02%,森林面积达到2.31亿公顷。这些成就的取得,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和贡献。从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奇迹,到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持续推进,都彰显着中国人民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心。植树造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。一片森林就是一座水库,一棵树就是一个生态卫士。通过植树造林,我们正在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。
植树节期间,全国各地都会组织形式多样的植树活动。从城市公园到乡村田野,从学校到社区,处处可见植树造林的身影。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绿化面积,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。植树造林需要每个人的参与。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,在阳台种花,在庭院植树,或者参与社区绿化活动。每个人种下一棵树,汇聚起来就是一片森林。这种集体行动的力量,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基础。植树造林是一项长期工程,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。我们要把植树造林变成日常习惯,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活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
3月12日是植树节
愿我们行动起来
种下一株株希望的树苗
为这座未来之城增添一抹新绿